港梅京峨四地行随笔(14) 2014年7月23日(农历六月二十七日) 星期三 昼晴,晚雨 郎有心来妹有心,二人恰似线和针。 银针唔曾离丝线,丝线何曾离银针。 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 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 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 做了三间又三套,问妹爱廊唔爱廊。 上面几首就是梅州的山歌。梅州诗人黄遵宪就曾一口气写了九首山歌,如其中一首就很有趣味,其歌云: 催人岀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这是妇女送丈夫岀门,十分留恋的山歌。为了留住丈夫与其多呆一会时间,从今以后不养叫鸡了,其情其景,唱得非常有趣。 山歌,即民歌中之一种。据史料记载,唐代始有山歌之称,而梅州民间流传的歌仙"刘三妹的故事"也发生在唐代神龙年间,可知客家山歌之盛行,正是其时。客家山歌深受春秋末年成集的《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影响,后随客家人的迁徙,受畲、瑶等土著人的歌谣的影响。梅州客家山歌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 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节县1市2区近500万人口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流播到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 梅州客家山歌共有腔调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 梅州客家山歌有数万首歌词流传于民间,内容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礼俗歌、情歌、其他生活歌和儿歌等,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文学价值也最高。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 梅州客家山歌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世代相传,主要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客家山歌基本是四句七字体,每首山歌的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曲调丰富,大致有山歌号子、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字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回环曲折,委婉动听。 其腔调共有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 梅州客家山歌还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心声,客家山歌作为一种民系文化,它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的特点,它作为民间媒介的时尚广播,传递的是时代的心声。 经过其不断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文学价值也最高。除"情歌"之外,尚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调"等,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反映了社会历史的进程,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摒弃。 歌谣突显出客家人对爱情的炽热追求。 客家少女在口语中称作阿妹、细妹、老妹,不称姑娘。她们大胆、执着、勤劳、勇敢、富有卓见、温柔多情,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对爱情有热烈的追求。 歌谣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梅州客家除少部分是上层阶层,大部分是贫苦农民、雇工和小手工业者。他们备受土豪劣绅的剥削欺压,官府横征暴敛,土匪骚扰,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几乎把生活逼上绝境。有许多山歌反映了苦难人民的心声,如: 正月里来是新年,做人阿妹不值钱。 爹娘家产涯无份,当作猪牛去卖钱。 客家人向来崇尚礼仪,追求的是真善美,对假丑恶则深恶痛绝,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客家人追求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人动手丰衣足食的古训。即使是现在大家日子好了,家长们仍然经常教训孩子们不要大吃大喝,要勤劳俭朴。 客家山歌作为一种民系文化,它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的特点,它作为民间媒介的时尚广播,传递的是时代的心声。如:自南昌起义打响革命第一炮之后,中国革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革命星火燎原,传遍神州大地。1927年李坚真回到丰顺县动员农会推翻打倒土劣豪绅时唱道: 哎哟哟…… 农友快来入农会,捏成拳头团结紧, 减租减息不还债,组织起来斗豪绅。 抒情山歌中,还有许多是咏叹各种苦情、各种离情以及悔叹、愤世、颂世等道情山歌,如:《神昏气散去逻田》、《撑船真系苦啾啾》、《手拿担干心就惊》、《做人婢女真苦情》、《做人媳妇真艰难》、《等得郎大妹老哩》、《守寡妹子难过日》、《劝郎奠过番》、《十送郎》、《十望夫》、《久久唔敢乱探花》、《发誓唔入赌博场》、《食到鸦片被人恼》、《孝顺爷娘靠生前》、《点火来烧百中经》、《钱财了撇正知差》、《禁烟局里有烟卖》、《衙门八字开》、《样般天下唔公平》等。叙述爱情故事的《亲歌得病妹着惊》、《春风吹开并蒂莲》,歌颂英雄模范人物的《万古流香》、《军长买鸡》、《高山飞出金凤凰》,本地民间故事改编的《廖昆玉》、《才子宋湘》、《鸳鸯鸟》、《李文固亲嘴》等。 叙事山歌有情节、人物、故事,一般篇幅较长,有的是传本。叙事山歌题材广泛,有反映历史事件的《长毛歌》,叙述爱情故事的《亲歌得病妹着惊》、《春风吹开并蒂莲》,歌颂英雄模范人物的《万古流香》、《军长买鸡》、《高山飞出金凤凰》,本地民间故事改编的《廖昆玉》、《才子宋湘》、《鸳鸯鸟》、《李文固亲嘴》等。 习俗山歌,梅州客家山歌中,有以当地风俗、习惯、地理、物产为题材的各种习俗山歌:劳动歌、请神歌、择畜歌、时令歌、节景歌、嫁娶歌、祝贺歌、丧葬歌、祭典歌、酒宴歌、水路歌、地名歌、耕牛歌、名产歌、食物歌、中药名歌等。 “尾驳尾”是梅州客家山歌的一种独特形式。一般以上一首的尾句,作下一首的首句,既接意又接韵。也可以变化,首句或只接唱三个字作为一句,或接意变韵,或接韵变意,由歌手灵活掌握。“尾驳尾”必是多首山歌,为对歌时普遍采用。如: 男:约涯唱歌侄就来,放开喉咙打呵嗨,等涯小生先带板,阿妹旦角好登台。 女:阿妹旦角好登台,无奈妹子无口才,昨晡食哩油炒饭,声麻声失唱唔来。 男:唱唔来,端凳上棚唔使梯,你个头弦唔起板,叫涯笛子样般吹? 女:叫你笛子样般吹,茶油煮菜肥唔来。你个山歌松口出,涯个山歌肚里来。 男:你个山歌肚里装,绸衫唔着沤笼箱,老酒唔食沤成醋,山歌唔唱会走腔。 女:你唔走腔侄也知,涯今就来请教你,神机妙算诸葛亮,江山样般输撇哩? “逞歌”的特点在于“逞”,在于炫耀、卖弄。“逞歌”在两人或多人之间进行通过“逞”,抬高自己,压倒对方,为擂台斗歌和舞台表演经常采用。如: 你莫自称山歌王,涯个山歌比你强,三斤姜麻泡碗水,未曾尝到伢辣汤。 你话你个山歌靓,涯今看你无么成,你就好比麻竹簕筋,样般斗得钹刀赢? 钹刀咁利涯唔愁,涯系江心大石头,见过几多漂江水,撞过几多新船头。 你唔愁来涯唔愁,笠嫲穿顶涯出头,铁船专斗大风浪,钢刀专斩硬骨头。 “虚玄歌”又叫“调虚玄”。一般以五句为一首,可自唱,也可对唱,多采用“尾驳尾”形式。它与其他山歌不同之处在于“虚玄”:歌词内容是虚构的、不可能发生的、虚无玄渺的荒唐事,是一种充满趣味性的娱乐歌,原本是木偶剧中丑角的唱腔,后发展为一种山歌演唱形式。如: 涯个虚玄过新鲜,肚大到今成十年,昨晡养个昂呀仔,今朝走去买黄烟,晓同老板讲价钱。 你个虚玄唔算玄,更加虚玄一文钱,上圩买条乳猪仔,今朝畜到牛牯般,又畀鹞婆叼上天。 涯个虚言真虚玄,昨哺涯眠在半天,扯过白云准被盖,又软又烧极自然,真正赢过湖丝棉。 涯个虚玄过虚玄,涯上月宫去耕田,嫦娥跳舞来迎接,吴刚端茶又敬烟,喊涯共佢结同年。 “猜问山歌”又名“猜调”,是一种专门猜谜的游戏歌,在两人或两组人之间进行,一方问,一方答,由木偶剧丑角唱腔发展而来。有的一首一猜,有的一首两猜、四猜。如: 乜个生来背虾虾?乜个生来一大车?乜个生来皮伸骨溜皱?乜个生来皮皱骨伸车? 芎蕉生来背虾虾,葡萄生来一大车,桃子生来皮伸骨溜皱,荔枝生来皮皱骨伸车。 乜个东西像条街?街上行人闹猜猜,落雨时节有点水,天旱时节水浸街。 水车长长像条街,龙骨转动闹猜猜,落雨晤用有点水,天旱时节水浸街。 “拆字山歌”是以拆唱汉字为内容的山歌,以拆得“切字切意”为佳。符合所拆字的字体结构又形象生动为“切字”;符合所拆字的字义、内容又好为“切意”。拆字方法有组装法、加笔法、象形法、猜问法(字谜)等多种;有一首一拆,一句一拆,二句一拆。拆字山歌可现场取字,即拆即唱,打情打景,出口成歌,原多为乞丐、僧尼、艺人所用。现在,擂台斗歌、舞台表演、即席唱酬中也常见。如: 和字写来口加禾,讲唱山歌要人和,家和就能万事兴,国和就多盛世歌。 一字写来一条龙,单人独马赵子龙,二字写来隔条河,一文一武在朝中。 乜字写来两人力大打穿天?乜字写来一女来耕半丘田?乜字写来我王头上加两点?乜字写来千里连土土连天?四个字眼拆断圈。 夫字写来两人力大打穿天,妻字写来一女来耕半丘田,羲字写来我王头上加两点,重字写来千里连土土连天,夫妻义重好团圆。 “叠字山歌”是以叠字为主要修词手法,反复重叠一字一词,句句有叠,一句几叠,贯穿全篇。也有叠句的,类似戏曲的叠板唱段,结构仍是四句七字体。如: 老衫老被沤老屋,老箱老柜放老谷,老茶老酒叙老情,老夫老妻享老福。 新打镰刀紧磨紧利紧擦紧发光, 老妹紧大紧会劳动生产会写会算会弹会唱样样工作都在行, 老妹千祈唔好嫁畀十字街头游游亍亍好食懒做花花假假骗骗哒哒郎当古, 老妹干祈要嫁深山壁背角里烧灰打炭战天斗地勤勤俭俭会划会算老老实实乌乌赤赤背囊上晒起松光节水涿下去都会弹走个劳动郎! “拉翻歌”又叫“挪翻歌”,是故意把事情弄颠倒、故意讲反话的颠倒歌。如: 拉翻歌来拉翻歌,拉翻兜凳拉翻坐,赶鸭上山吃树叶,赶羊下水觅田螺。 今个年头确系奇,柭子树上打黄梨,草蜢来同鸡打斗,老鼠敢梆猫公须。 涯今唱条拉翻歌,石磨把风吹落河,古井肚里下鸟薮,竹头尾上钓罢哥。 今个年头古怪多,哑子出来唱山歌,瞎子看到唔转眼,聋子听到笑呵呵。 “要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水,唱到石头浮起来。”客家人能歌,在梅州青青的山梁上,潺潺的溪水边,广阔的田野里,美丽的江堤畔,你经常可听到如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生于嘉应州(今梅州)的近代著名维新变法先驱、外交家、诗界革命领袖黄遵宪是客家山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常常“引歌入诗”,认为“诗经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知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而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以天籁难学也……念及彼岗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梅州客家文化长廊就集中反映了客家山歌的精华,十分让人流连,,我在这里节录有关资料,供朋友们鉴赏。 (本篇文图来自百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