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张 “石灰yam4(掩)路打白行”是客家山歌里常用的双关句。这里的“yam 4”字怎么写?有人写作“掩”,显然是音符意不符;有人写作“撒”,却又意符音不符。后来,在《客家话词典》里看到:“yam4艳 滴胡椒去。”心里很高兴,只是电脑打不出这个字来,便自己造了一个。再后来,在《客家话常用词词典》里看到:“掞(yang4)①把粉末之类抖落下去:把白糖掞落到仙人粄上去,味道就比较鲜甜。”又在《梅县客家方言》里读到:“掞,抖动粉屑撒物:掞胡椒粉。” 那么,“艳”“掞”两个字,应该采用哪个呢?我手头上的十多部辞书,包括《康熙字典》、新老《辞海》和四本客家话词书,全都查不到“艳”字。“掞”字虽然词书上都有,只是除前述两本客家话词典外,释义都没有“撒”的含义。 后来,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看到:“揞(ǎn)用药面儿或其他粉末敷在伤口上:伤口上抹点儿红药水,再揞上点儿消炎粉。”《实用汉字字典》的释义:①掩藏。②用药面儿或粉末撒在伤口上。我觉得这个“揞”字应该就是客家话“yam4”,可惜不同音。《客家话字典》和《客家音字典》,对“揞”字的注音是[ê1(森)]、[ɑm 3埯],读音也不是“yam4”。于是,“揞”字成了我的“鸡肋”。一日,在《康熙字典》上有了新发现:“揞”“又《集韵》益涉切,音靥。”查“靥”字普通话读yè(夜),与客家话“yam 4”近音。其实,客家话有时也说“yè”,如:“细人哩在厅下屙哩滴屎,yè滴炭灰扫撇佢。”“种豆欵爱yè多滴草木灰正过好。”大致是:量少说“yam 4”;量多说“yè”。这么看来,客家话“yam4”可能属于古中州话的变音,它应该就是这个“揞”字。 比较结果,我主张客家话“yam 4”应该写作“揞”,“yam4胡椒”应该写作“揞胡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