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秀 [客家方言] 昔日,客家人称猜谜语为猜敛子,也叫传敛子,属客家地区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人们在闲聊时,或者在田间地头聚集在一起劳作时,善出敛子的人用客家话念上敛面让人猜,从而增添生活乐趣。如敛(谜)面为“十八妹子嫩葱葱,屎脗孔孔寻老公,老人戳了千百下,后生一戳就穿洞”,敛(谜)面听起来有点咸湿,容易使人想到歪处。其实,敛(谜)底却是极其寻常的生活用品“针”,或者叫“穿针”。把花针比喻为十八岁的妹子白白嫩嫩,屎脗孔孔是客家方言,即屁股朝天,寻老公比喻针眼向上,让人穿针引线。老人眼花难穿线,青年人眼力好,一穿便过。 又如“阿公高,阿婆矮,阿公屙尿,阿婆偷睐”。敛(谜)底为茶壶和茶杯。 过去,农家小孩子也喜欢猜敛子,其中一条敛(谜)面是:“红小姊,白小姊,杨梅树下吊颈死。”敛底为生长在菜园中的“茄子”。另外一条是猜园中四种蔬菜:“大哥棚上坐,二哥一身毛,三哥鲁鲁赖,四哥两条带。”敛(谜)底为瓢、青瓜、苦瓜、带豆。 猜谜语本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文化娱乐活动,过去,客家人猜敛子却另有一番风格和特色,他们用客家生动、幽默、诙谐的方言作比喻,猜测的是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司空见惯的事物。有些事物在敛底还未揭晓时往往会使人想到歪处去而让人捧腹一笑,从而增添生活的乐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