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的土楼有圆的也有方的,圆方之间突出中国人人生中的很多道理,大山之中的土楼给人们往外走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层峦叠嶂的大山没有阻挡客家人向往自由发展的脚步,客家人从大山走向世界,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也是客家人的选择。”这是电影衍香编剧、导演、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张辉对客家文化的理解,也是衍香想要表达的含义。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的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而客家人也被称为“丘陵上的民族”。衍香这部电影取景于闽西客家土楼衍香楼,可以在影片当中看到青山绿水之中,展示的是一幅具有浓郁客家味道的风情画卷,这部电影很美,看人看景看故事,同时又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是可以入心的影片。 衍香根据福建作家何英的长篇纪实小说抚摸岁月改编而成,以改革开放30多年来闽西农村的深刻变迁为背景,影片讲述了女主人公林学英为了维护儿子魏天启对婚姻幸福的追求与世俗传统发生冲突,代子受过,最终帮助儿子渡过难关,并取得族人理解的故事。张辉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这部电影就是最传统的中国人讲了最传统的中国爱情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我们每个人身上情感的影子,对于一些年长者来讲,可能就是他们人生的经历。” 为什么要拍衍香?张辉说,在电影创作的最初过程中与原著抚摸岁月的作者何英的交往,让他对客家人、客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何英是客家人,她待人接物平和、心态豁达,这些让张辉不仅看到了一位善良、勤奋、坚强的客家母亲,同时看到了一种独特但同样真实且迸发着无穷魅力的文化存在。张辉说:“这促使我从最初想要展示一位客家母亲,到最后想要表达客家文化。这是我对客家文化认识逐步递进的过程,也是我被大山中的客家人执著、善良的情怀所震撼、感染的过程。” 首部客家爱情文艺片衍香从去年推出后,已获得不少奖项。影片荣获中宣部颁发的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二届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组委会特别奖等国内外多个奖项,以及获得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和“最佳男配角”两项提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是:“衍香把客家族群的故事讲出来,可以让观众体会、学习客家人的包容精神,从衍香中发掘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来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利于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饶曙光在衍香专家影评会上表示,电影“新学院派”要坚持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导向,并在尊重观众当中来获得价值观的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讲,衍香为“新学院派”文化大片做了很好的实践。“衍香在呈现方式、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上突破了常规,看到不同以往的审美效果。有好故事,讲好故事,有效地把观众带入以及让观众获取更多的东西,衍香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据张辉介绍,衍香这部电影以衍香楼作为拍摄背景,建于1880年的衍香楼含义是“繁衍子孙昌盛发达,书香门第世代流传”。楼外大门上书“大夫第”,两旁对联是:“积德多蕃衍,藏书发古香”,横批是“诗礼传家”。从古至今,崇尚耕读是客家人没有丢弃的信念,这大山深处的一座座围楼就是一个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客家人的世界。 衍香故事横跨近30年,这部影片对当下的意义是什么?张辉回答说:“变化进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了冲突,带来的时代命题是应当如何认识自己的文化。因此,土楼的方与圆既是客家人文化传承的根,同时也是客家文化发展过程中,捆绑在客家人身上的枷锁。对于这样的冲突,影片要表现的是客家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而这也是这部电影要弘扬的正能量,即面对我们的文化,要有文化自信,与此同时要反思文化,进行文化自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