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是最直接、最真实反映群众生活的歌谣。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调,民歌记录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本期寻找光明记忆,走访新区各个“老社区”,寻找那些被遗忘的本地民间歌谣。老人们的哼唱,勾起了他们许多久远的回忆和故事。玉律红星的客家山歌、楼村的咸水歌、下村的嫁女歌、塘尾的采茶歌……它们相当“接地气”,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年轻人未曾经历的生活,朴实而又富有生命力。
楼村 传唱三百年的咸水歌 楼村咸水歌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口头文学,但它没有那么严谨的押韵和统一的句式,有二句式、五字句、七字句等自由体,内容诙谐,常能引起听众阵阵笑声。
今年60岁的陈银娣婆婆曾在新区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表演咸水歌,歌声婉转而动情。陈婆婆介绍,较为流行的咸水歌以情歌为主,最大的特点是用本地话歌唱,外来人很难听得懂。
有关楼村咸水歌的记载并不多,其中有一首数字情歌给人的印象较为深刻,歌词摘录如下: 男唱:一张棉被遮二人,三言四语五更深。六郎今宵逢七姐,八恩九爱十分亲。 女唱:十九夜月八分光,七姐下凡恋六郎。五更四点鸡三唱,二人同睡一张床。
还有一种是男女对唱四句式的: 男唱:(妹呀好啊哩)好凄凉呀好凄凉,(好你妹呀) (有情阿哥哩)凄凉唔敢跟人讲。(啊哩姑妹) (妹呀好啊哩)日里凄凉容易过,(好你妹呀) (有情阿哥哩)夜里凄凉天难光。(啊哩姑妹) 女唱:(哥呀好啊哩)唔用愁啊唔用愁,(好你兄弟) (有情阿妹哩)夜长难睡出门楼。(啊哩兄弟) (哥呀好啊哩)湖中鲤鱼游水面,(好你兄弟) (有情阿妹哩)初三月亮下弯钩。(啊哩兄弟)
玉律、红星 客家山歌颂爱情 玉律和红星社区位于公明西南方向,客家人居多,这里的山歌和石岩的客家山歌相似。本地人曾伯伯回忆道:“过去很多村民都会唱客家山歌,村里年纪较大的老人家,基本都会哼几句,只是现在没有以前的氛围,大家都懒得唱了。”据他介绍,客家山歌都大同小异,最明显的差别是尾音音调有所不同。山歌词句的赋、比、兴等和大家平时听到的客家山歌无异,句式也是四句,而歌曲的内容也是以男女之间的情爱故事为主,知名的有叹苦情、逗情歌、试情歌、忠情歌等。
忠情歌(玉律) 妹送阿哥出海去,送了一里又一里, 看见路边人割木,拉拉扯扯难分离。 难舍离,蜜蜂难舍桂花枝, 鲤鱼难舍塘中水,阿哥难舍妹娇姿。 今世今生跟定你,星子追月追到西, 石上栽花根扎定,铁锤入榫再难移。 哥是碗来妹是箸,死死生生坐一台, 在生两家同床睡,死去两家同棺材。 妹是线来哥是针,针行一步线来跟, 线不离针针牵线,白头到老永相亲。
情歌红星 阿哥今年九十三, 哥想连情就来连, 婚姻经过几多难。 莫要今年讲明年。 想跟阿娇百年好, 阿娇生成秧苗命, 还有七年好姻缘。 一到着春要落田。
下村 哭嫁歌叹难舍,表恩情 新中国成立前,女子出嫁时,要唱哭嫁歌,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家庭难离难舍之情愫。下村的麦锦凤奶奶小时候家里贫穷,6岁就被卖给别人家做丫环,给人放牛、煮饭、喂猪。后来给一位有钱人的女儿做陪嫁丫环去到了薯田埔,再后来她嫁到了下村。麦锦凤奶奶回想起了当时唱的嫁女歌: 今朝奴要出家门,回头想起我爹娘。 百字金基何温养,不劳父母挂心肠。 唔用为奴来牵挂,女儿自有福玉良。 唔知人家门口向,入门唔知怎归房。 因我年少见识浅,受人摆布怎话讲。 不是贪人银共两,只想夫婿人品良。
李松蓢 传承书香,格律对联 相传李松蓢的先祖梁元琮家族自梁康建立梁国立姓,一脉相传,千载繁衍。李松蓢流传的民歌与其他社区有所不同,民歌的内容大多与文化历史有关,且句式更类似于诗歌,可以看出梁氏家族祖祖辈辈都继承了其先祖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此外,李松蓢族人还很擅长写格律诗和对联,声情并茂,显时代特色。比如历史朝代歌,五言十句就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按顺序说完。
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顺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成立民国多苦难,三十八年熬到头。 一九四九得解放,五星红旗飘神州。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两暑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根竹园 放牛歌、长工谣,唱起当年苦 在旧社会时期,根竹园属于穷村僻壤,由于缺乏土地资源,村民没有田耕,就出外帮人放牛、打长工,生活十分贫困,所以就衍生出放牛歌和长工谣。
放牛歌 放牛奴,放牛奴,天阴下雨树头蹲。 老板宰鸡无你份,臭风咸菜一盆盆。 人讲做牛最凄凉,牛比做人更风光。 牛出门来有草吃,我出门来饿断肠。 放牛小子背勾勾,为何不敢担(抬)高头? 只因天寒无裤着,勾腰顾住小斑鸠。 放牛歌呀放牛郎,山中无虎猴当王, 牛儿就是你臣子,要打要骂你主张。 小阿妹呀小丫头,千祈唔教人打牛。 牛儿也是娘养的,打牛之人会变牛。 黄牛拉屎尾翘翘,我骑黄牛过小桥。 黄牛跟我一样命,苦瓜苦藤同根苗。
长工谣 正月工好做,二月才知苦。 三月又想走,四月怕饿口。 五月捱瓜羹,六月做死再翻生。 七月捱芋汤,八月农事又繁忙。 九月怕禾黄,十月拖脚难上床。 十一月苦熬过冬至,十二月跟老板发脾气。 老板克扣长工钱,长工哑口食黄连。
塘尾 江西传来采茶歌,一月唱到十二月 塘尾最有名的民歌是采茶歌,许多老人家都说采茶歌并非当地民歌,应该是从江西那边传来的,如以下这首十二月采茶歌,一般是以一唱众和的联唱形式。 正月采茶到善变,望见阿哥好青年。 二月采茶茶叶鲜,蝴蝶飞来舞翩翩。 三月采茶百花开,花香引动蜜蜂来。 四月采茶艳阳天,霞光铺映我茶园。 五月采茶摘茶芯,妹子心中有一人。 六月采茶暑热中,茶园密密不通风。 七月采茶嫩叶标,嫩枝又发一条条。 八月采茶逢中秋,采茶欢喜卖茶忧。 九月采茶又重阳,秋风吹过茶叶黄。 十月采茶茶渐稀,采得茶来肚又饥。 十一月采茶茶叶落,采茶姐妹唱茶歌。 十二月采茶近年尾,风霜雨雪来相摧。 十二月茶歌妹唱完,阿哥熟睡不知天。 (宝安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