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客家山歌,具有浓郁的长汀地方色彩,运用长汀客家语言演唱,押韵顺口,言简意赅,富有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比兴的手法,将生活中普通的常识,常见的事物作比、起兴,引申出深刻的道理。如:“米筛筛米谷在心,有心恋郎心要真”,“六月食冰冷津津,老妹喊哥放下心”,“红米煮粥满锅红,两人合意不怕穷”。以上这些前一句是比兴,后一句才赋予真正的思想内容,也有的前两句作比兴,后两句才是表达真正内容意思,如:“石灰撒路白白走,冷水泡茶慢慢浓,只要捱们有志气,唔会一世都受穷。”也有前三句作比兴,最后一句才是真正的内容,如:“木匠师傅难造走马楼,铁匠师傅难打钓鱼钩,石匠师傅难打石狮子,山歌好唱难起头。”还有一种是先唱出真正意思,然后才作比兴,如:“老妹有事唔曾讲,好比杨梅暗开花。”另有一种是头尾都是比兴,中间一句才是真正意思,如:“日头当顶在天中,唔曾相约介心同,老妹好比量天尺,捱哥好比时辰钟。” 在长汀客家山歌中,除了大量运用比兴手法以外,另一种是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比喻和夸张,使抽象的事物变成具体,使意识到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使平淡变成神奇,使一般变成绝妙。例如,把哥比喻成“树”,把妹比喻成“藤”,用“杨梅暗开花”比喻姑娘把心里话藏在心底,用“蜡烛一条心”比喻男女双方同心同德,用“量天尺”和“时辰钟”比喻不约而同准时来相会,用“石榴红”比喻人有脸色,把白色的牙齿夸张成“高山雪”,把眉毛夸张成“两条龙”,将很善于唱山歌夸张成“唱得鸡毛沉落海,唱得石头浮起来”。这些随口唱出来的村野俚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随手拈来,妙趣天成,十分自然贴切和准确,毫不生搬硬套,于朴实无华中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形象、多种多样的风格。这是任何大文豪、大学者于书斋中都难以写出来的。 长汀客家山歌其本上是七字句,每首四句。即使较长的山歌,也是有多段的四句组成。由山歌衍出来的竹板歌也有五局一段的,但是出于抒发某种感情的需要,有些歌唱者在第三句之后加上一个短句,“心肝哥”之类,加与不加完全取决于歌唱者演唱的需要,主要起到了烘托感情的作用。如: 刀子砍柴笆子笆, 老妹有事藏心下, 老妹唔曾同郎讲, (心肝哥) 好比杨梅暗开花。 除了加短句外,在长汀客家山歌中还使用助词,助词本身没有实在意义,完全起装饰作用,有了助词,山歌变得华丽多彩。长汀山歌常用的助词有介时、介就、格、呀、噢、哎等等。利用“哎嗨哟”或“噢-喂!”表示山歌歌唱完,并起着与对方呼应的作用。“介时”、“介就”、“格”等都用在句子中间换气时,语句非常短促,而“噢”、“哎”都用在句尾,语句可以由唱山歌者随意延长。例如: 你要唱歌(介就)就来唱, 唱到(格)日头对月光(噢——)! 唱到(格)麒麟对(呀)狮(呀)子, 唱到(格)金鸡(介就)对凤凰(噢——喂)! 长汀客家山歌的曲调多种多样。由于方言的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长汀城、新桥镇、大同镇为主导城区,以馆前镇、童坊镇为主的汀东区,以河田镇、南山镇、涂坊镇为主的汀南区,以四都镇、濯田镇为主的汀西区,而同一曲调可以又歌唱者即兴填入无数的歌词。 长汀客家山歌大多数都是对唱的形式,樵夫农妇,一唱一和,一问一答。漫游村寨山野深山密林之中,这山唱来那山和,溪头问来溪尾答,茫茫空谷,山歌回旋飘荡,实在令人心醉神迷!如遇重大喜庆之日,村与村,街与街,唱山歌打擂台,万人涌动,毫不壮观!长汀客家山歌不愧是一支绚丽的奇葩,是客家文化的瑰宝。作者:不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