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逝,儿时的一幕却愈见清晰,愈觉温馨,它是埋藏心底的浓郁亲情和纯真快乐,它又是逝去不久的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因为它能串联起儿时经历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艰苦生活。 常记儿时,坐在母亲膝上,母亲总是拉长声调一字一眼唱念道,“砻谷唏嗦,碓米落锅。前锅煮粥,后锅活(蒸)番薯。有冇蹦(分)我食?”小儿女答“有”或“冇”(无),如说“冇”(无),母亲接下去的一句话就是,“打烂你的锅头督(底)”。于是两头相触,一阵大笑。 还有就是在和伙伴们娱乐游戏、追逐寻乐时,口中吟哦唱诵,语句通俗,每句尾用同韵字,朗诵起来颇富音乐性,异常顺口,有歌唱之风韵。所以,一些儿时念熟的童谣,至今只要有人开头还是能够朗朗上口。 1、顺口溜: 小姐小姐别生气,天光带你去看戏。什么戏,游戏。什么游,酱油。什么酱,豆酱。什么豆,豌豆。什么豌,台湾。什么台,抬你上街看菩萨。 2、砻谷: 砻谷窸嗦!大婆踏粄。无粄分,分个烂衫巾。塘哩洗,井哩荡,荡得一条大鱼王。头仔拿来食,尾子拿来讨婆娘。讨个婆娘高天天,炊的米饭臭火烟;讨个婆娘矮缩缩,炊个米饭子香馥馥。 3、月光光: 月光光,树头背,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田鸡食饭脚懒懒,老虎上山拗苦樵。 月光光,得人爱,狐狸烧火猫炒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猴哥送饭用背背,田鸡婆婆抢老妹。 月光光,岭子背,鹅挑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打碓,狐狸烧火猫炒菜,送饭送到岭子背。捡到一个花老妹,搭佢亲个嘴。 4、萤火虫: 萤火虫,找草丛,翻转屎窟,吊灯笼。 5、一一一: 一一一,松树屋上一管笔。两两两,两子亲家打巴掌。 三三三,脱去棉袄换单衫。四四四,两子亲家打斗趣。 五五五,五月十五好嫁女。六六六,河背村庄火烧燎。 七七七,天上落水地下湿。八八八,穷苦人家捋粥缽。 九九九,两子亲家饮老酒。十十十,糍粑粄子软泥泥。 6、缺牙窿窿: 缺牙窿窿撩鸡屎,撩得婆婆煮芋子。芋子煮唔烂,敲你三锅铲。 7、赤勒子: 赤勒子,开白花,唔做细,转外家。走东家,串西家,懒尸嬷,害自家。锅盖上尘菜打花。 8、上路妹子嫁老公: 落大雨,吹大风,上路妹子嫁老公,嫁个老公矮墩墩,蒸个饭子香喷喷。 9、月光华华: 月光华华,点火烧茶。茶一杯,酒一杯,嘀嘀嗒嗒讨新妇。讨个新妇矮墩墩,蒸个饭子香喷喷;讨个新妇高喃喃,挑担谷子好清闲;讨个新妇笑哂哂,三餐唔食肚唔饥;讨个新妇嘴嘟嘟,欢喜食甜也食苦。食得苦,唔怕苦。唔怕苦,脱得苦,有福享。有福享,要回想。 10、十八岁: 十八岁,惊腻腻。一入间,食烟筒。吹乌火,食荔果。一上床,食冰糖。狗一吠,食猪嘴。鸡一啼,食猪蹄。食猪蹄,睡到半夜隔。番豆拿来剥,睡到临天光,猪肉鱼子蒸清汤。 以上十首小时候的童谣,你都还会唱几首? 百家号:煌方娱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