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女人的勤劳人所共知,清末诗人黄遵宪甚至认为,客家女人贤劳“为天下各种类之所未有”。 在前人的记载中,我们处处能找到相关的佐证。有意思的是,这些文章在赞誉客家妇女勤劳的同时,还透露了客家男子的情况,谓之“饱食逸居无所事”,不过是在家带带孩子。几乎在整个闽粤赣的客家地区,过去都存在这“女劳男逸”的奇怪现象。 客家女子无所不能 客家人早年多生活在山高水激的艰难环境里。和养尊处优的其他汉族女性不同,客家妇女不但没工夫缠足束胸讨丈夫欢心,还得亲自下田劳作,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客家诗人黄遵宪,就曾对客家妇女的勤劳发表过一番见解。他认为客家女之贤劳,乃“天下各种类之所未有”。在他的笔下,劳作的客家女人蓬头赤足,能挑能提。白日里忙完田地里的农活,夜晚还要回家抽茧织布,一刻也不得闲暇。 清代浙江人吴震方,便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惠州时,他亲眼见客家妇女日日挑江水到市集贩卖;在丰市(旧属福建永定),又见客家妇人“挑盐肩木”,往来如织。从绮靡的江浙一带南来,吴震方此前所见大约都是描眉画目、能歌善舞的女子。如今眼前的客家女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着实让这位多情男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实际上,并非家境贫穷的客家妇人才格外勤劳。黄遵宪就曾介绍过,即便是“中产”乃至“豪家贵族”,妇人们也能喂鸡喂鸭,酿酒做针线。总之,客家妇人一生勤勉,哪怕媳妇熬成婆甚至太婆后,“操作亦与少幼等”。 值得关注的是,黄遵宪本身也是客家男性,如此勇于“自黑”,可见从他嘴巴里讲出来大约不离事实太远。而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也证实粤地的客家男性仅仅“在室中哺子而已”。按照他的话来说,“夫反为妇”,正是“夫逸妇劳”的咄咄怪事。 至于前头说的那位浙江人吴震方,也曾在广东惠州和福建永定见过类似的事情。据说他曾雇客家男性挑东西过山,不料最后现身干活的却是他们的妻子。也正是这桩奇事惹起了吴震方怜香惜玉的心情——比起江浙那些养尊处优的漂亮姑娘们,红颜落到客家妇人这种境地,简直是被侮辱和被损害! 有意思的是,客家这种“女劳男逸”的怪俗让人看得咬牙切齿,学术界却从南方少数民族的遗俗里,找到了合情合理的解释。据说早在北宋时,闽粤赣的“蛮獠”便是“妇市,男子坐家”的分工;而畲族传统中,女性也是家庭的主力。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不断与这些少数民族交集、融合,不可避免要吸收他们的传统,自然也继承了“女劳男逸”的社会分工。 好在如今谋生方式多样,客家女子大多不必再蓬头垢面地辛苦养家,吴震方们也不必再为客家红颜们同声一哭了。 参考文献: 谢重光《福建客家传统文化习俗》,《福建客家》 文国良《“女劳男逸”的近代客家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