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衰微,究竟关你什么事 ●罗 鑫 梅州是“世界客都”,有着500多万的客家人,应该说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客家城市了,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有人讲客家话。然而,客家话的普及并不乐观。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梅州市民只会听、说客家话,并不能读、写客语文。假如满分是100分,“听说读写”四项各占25%的分值的话,那么梅州市民的客家话考试平均成绩我想在60分左右,此为其一。 其二,梅州人使用客家话,基本上局限于私俗领域,最典型的就是菜市场。一旦到了公共领域,哪怕是本地人之间的婚礼、宴席,客家话好像就开始变得难以启齿了。你看,刚才还在台下用客家话聊得不亦乐乎的主家和宾客,一旦被主持人叫上台来讲话,马上自动切换语言,毫不含糊。 另一方面,地方广播、电视台虽然有客家话的节目,但时间少、种类寡。更有甚者,在不少客语主持人中还形成了一种“播音腔”。播音腔与其说是客家话,还不如说是用客家音念出来的普通话,无论发音还是措辞,都与老百姓的口语相去甚远,听起来极不自然。 其三,不同县区的梅州客家人之间,早就出现了用第三方语言(大多是普通话)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倾向,而且越是年轻的一代,越是如此。换言之,能够主动用客家话进行交流的,越来越局限于同乡同口音的人之间。这在梅城几所重点高中的校园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四,不同年代的人身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母语能力弱化的趋势,越是年轻的一代,越是明显。记得2015年12月,本地媒体在梅城接连做了几期题为“标准的‘阿姆话’小朋友还会多少”的街头采访,结果发现大多数接受访问的中小学生不仅不知道老鹰、青蛙、蜻蜓等常见动物的客家话名称,甚至连“生产”“存在”等常见字的发音也全都念错。 其五,以我多年的参与观察和田野调查来看,在梅州大部分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的课堂上,越来越难听到老师用客家话和学生交谈了,课后也没有几个小朋友用客家话交流。在此环境下,作为家长,似乎只能顺着小辈、随波逐流了,即使自己的普通话说得再“半咸淡”,也不敢勉强小朋友学说客家话,生怕影响到他的学习乃至就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弃客家话的家庭越来越多。 须知,人口多寡只是语言传承与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如果一门语言一直以来只局限在乡村、家庭、菜市场等私俗的领域使用,不能或者很少应用于公共领域,尤其是在媒体和教育机构长期缺位的话,必然导致人们母语自卑感的产生。伴随新生代的出生,它首先沦为老人的语言,然后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彻底成为历史。客家话目前所处的境况,正是如此。很多家长看到客家话无助于孩子的升学,创造不了几个工作岗位,实现不了什么经济价值,自然又产生了母语无用论的观点。甚至觉得客家话讲得太多,反而不利于孩子普通话和外语的学习,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成绩和将来的发展,所以才不愿意教孩子客家话。 总之,客家话是一门在公共领域、教育机构能见度极低的地方语言,是一门在新生代中出现传承危机的语言。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尚且如此,其他客家地市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或许有人会反驳说:“客家话在台湾地区不是得到很好的保护吗?在苏里南不是被列为官方语言吗?”一定程度上是的。但是再好的政策如果没有一定的人口支撑,特别是没有年轻人的支持的话,同样无济于事。客家话的传承危机,是一个全球性而非区域性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客家话的衰微,关我什么事?就算它消失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说到这,我想先打个岔,聊聊海狸的故事。 明清时期,欧洲兴起了皮草贸易。到16世纪,价格不菲的海狸皮帽成为最受上层阶级热捧的奢侈品。欧洲的海狸灭杀光了,猎手们便跑到北美去。当盗猎者们为获得一张又一张海狸皮而狂喜不已的时候,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也随之在悄然之间开始恶化。 当人们反受其害的时候才猛然想起,比皮毛更为可贵的是:海狸有“水下工程师”的美誉,有修筑大坝的习性,对维持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海狸没有了,大坝也没有了,许多小动物也随之失去了安全的屏障,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最终受苦、遭罪的还是人类自己,得不偿失。 保护方言,其实和保护海狸、保护大熊猫的道理是一样的。一个物种的消失,绝对不只是它自己的事。语言文化失去了多样性,就像生物物种失去多样性的后果一样可怕。试想,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种颜色,那我们的生活还有乐趣可言吗?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人类一个物种,那距离人类的消失还会遥远吗? 客家话的衰微,还真不仅仅是客家人自己的事,而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损失。客家话身上,沉淀了太多太多古代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元素,保护客家话,就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行动,义不容辞、刻不容缓。来源:梅州日报(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