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蛇口南水村 有一种情感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 不但不会改变 还会如“女儿红”般历久弥香 那就是“姊妹情” 12月25日下午,第二十一届南水“姊妹节”隆重举办,南水村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村民载歌载舞,共度这美好节日。这一天,红火的节日氛围洋溢在南水村的每个角落。 ![]() “回来了”,25日下午,南水村的200多名出嫁妇女,上至80多岁的“姑奶奶”,下至20多岁的少妇,绝大部分都会赶回娘家,和本村的姊妹欢聚一堂。 ![]() ![]() 一番醒狮表演助兴后,南水客家山歌队、南水姊妹文艺队、南水舞蹈队等先后登台,带来舞蹈及客家山歌对唱等表演。节目中,村里的姊妹们,不分老幼,穿上鲜艳的演出服,化上彩妆,上台表演,用自编自导的歌舞节目庆祝这欢聚的日子。 ![]() ![]() 唱山歌时,乡音袅袅,曲曲俱是心声。村民听着,不由生出丝丝情绪。据悉,这些山歌,都是由专业人员根据南水情况,用普通话创作后,再由南水客家山歌队用客家语言转唱。 ![]() 客家山歌队有首叫《欢庆南水姊妹节》的山歌,歌词写道:“太阳出来照四方/南水村民心欢畅/四方姐妹来欢聚/张灯结彩喜洋洋/山高水长情意长/你担糯米兜担糖/又做煎堆又做饭/团结和谐满村庄。”描写的虽然是南水“姊妹节”的旧日情景,但其中蕴含的情感至今不变。 ![]() 文艺演出结束后,全村人聚在一起,摆上100桌张酒席,享用象征团聚兴旺的客家传统佳肴——大盆菜。席间,姊妹们互相敬酒祝福,问候声声,笑声朗朗,久久不散。 据悉,南水社区原居民以客家人为主,大多数十年前由粤东客家地区迁徙而来,居民之间感情甚笃,孕育而生“姊妹节”,于1997年12月25日举办了首届。经过积淀,南水“姊妹节”已成为该村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成为维系村民情感的牢固纽带。2009年6月,南水“姊妹节”和“南水客家山歌”一起被列入第二批南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源:深圳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