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辖县,宁都自古以来被誉为“文乡诗国”,南宋时成立的“江湖吟社”享誉全国,清初创立的易堂学馆位列当时“三山学派”之首。 宁都,古塔、古道、古树、古村,古色古香,“天人合一”,一座座气派的祠堂、一幢幢繁富的宅第、一处处精致的亭阁,无不散发出古意古韵,叙说着千年州府从前以来的荣耀。 宁都人爱看戏,尤其是当地的采茶戏,宁都是“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境内客家遗存十分丰富,客家民俗文化光辉灿烂,至今保存有千年古村田埠东龙村、孙中山先祖东平侯孙誗墓,宁都道情被列为全国地方戏曲独立曲种,客家傩戏、竹篙火龙、桥帮灯、采茶戏等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位于县城梅江河畔的这座西式洋楼——“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是宁都一段骄傲历史的见证,它赋予了这片炽热土地红色的灵魂。1931年12月14日,17000余国民党官兵在这里举行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加入红军,成立红五军团。毛泽东曾亲笔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勇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走在宁都的市井街巷、乡间村落,仿佛翻开了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在宁都风展红旗波澜壮阔的画卷…… ![]() 这栋墙壁上依然保留着“红军书法家”舒同写下的“争取江西首先胜利”革命标语的祠堂,诞生了全国苏区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红色小布,毛泽东当年在这里为“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亲手写下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大幅对联;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和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在这里“一部半电台”起家…… 昔日的金戈铁马已然不再,当年刀光剑影的烽火战场已成为一片和平安宁的家园。但是,“宁都起义”精神已凝结成为一种永恒的力量。走进宁都,徜徉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一幅幅反“围剿”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扑面而来,树立起新时代红土地上的又一座不朽丰碑。 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江西赣州市宁都县城西北5公里处,景区面积20余平方公里,以“金精十二峰”为中心,集险峰、奇岩、幽洞、秀水于一体。尤以翠微峰,险峻秀丽,仅一石缝供单人攀沿上山顶,惊险刺激。古以奇峰、幽洞、危岩、叠泉四大特色的自然风貌著称。 ![]() 03凌云山景区 位于江西赣州市宁都县东韶乡境内,海拔1454.9米,为雩山山脉,属宁都县第一高峰。区域内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牛牯嶂、天门嶂、崖鸪岽、寒婆岽、竹蒿岭、卢穆峰、王泥岗等,群峰峥嵘,巍峨壮观。 ![]() 04东龙古村 宁都县地处贡水上游,发源于此的梅江,是赣江流域面积最广、长度最长、径流量最大的支流。在客家人最早聚居的宁都、石城两县交界处,有一块海拔50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盆地四周青山环抱,清溪环绕着一座千年古村——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 ![]() 06莲花山 位于宁都县城西面约15公里处,海拔953.8米。因山形如莲花,景色旖旎,故名莲花山。山上苍松荫翳,幽笪夹道,气候凉爽,山色迷人。山上有一座青莲寺庙,也算是江西省重点佛寺。 ![]() 07武华山 位于宁都县东面,距县城20余公里,海拔1080.8米,是宁都三大名山之一。登上武华山顶,可清晰地看到宁都县城及周边石城、瑞金、兴国、广昌等地的山川美景。 ![]() 09苏区红军反围剿纪念馆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位于宁都县4A级景区翠微峰下,是全国唯一一所反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军事纪念馆,走进序厅,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关键人物这组圆雕和后面象征苏区军民五次反“围剿”的五座高耸巨石浮雕,虚实相间,栩栩如生 11永宁寺 永宁寺是江西赣南最大的佛教寺院,走进庙宇内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建筑十分恢弘,引人入胜。它始建于万历壬辰年间,立于梅江河畔。 ![]() 12小布镇 位于宁都县西北部,昌宁高速穿境而过,是集革命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旖旎山水田园风光为一体的“江西省十大休闲旅游小镇”,是一个“红得动人、绿地清心、古的厚重”的小镇。缀满“红色元素”的大土楼新村,朴素大方、格调别致;富有徽派建设风格的小布村,与大土楼村中隔小河,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小桥流水,富有江南水乡韵味。 宁都是客家祖地,客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悠久的历史,朴实的生活,创造了独特的宁都客家美食,宁都小肉撮、无盐汤、竹笮大块鱼、凉拌空心菜、小布红烧肉、赖村擂茶、薯包鱼、灯盏糕、芋包子……上屋过来下屋客”“过条门槛都是客”。客家人好客,客情好,客家菜就做得更好。来源:妞妞凡心fre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