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汉族中最善于歌唱的一支民系。客家人都能凭着形似“七绝”的四句客家山歌互相结识,寻找伴侣。客家文化保留了古代汉族文化的许多特色,又有浓厚的属于自己的异彩,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客家山歌。 近年传媒把上杭举为名冠华夏的“山歌之乡”,这不是偶然的。1982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传统情歌选》,从涉及我国 31个民族的120余册出版物或资料中精选岀300首情歌(时间跨度从明代到当代),流行在上杭(或同时流行在邻县客家)的情歌竟达13首之多。 ![]() 上杭山歌以浓厚的乡土气息,形象逼真的比喻,精练流畅的 语言,宛转悠扬的声调而脍炙人口。山歌的主人公大部分是苦难 深重、地位卑微的妇女,有时比男主人公更耀眼。客家妇女的勤劳是举世无双的。她们的共性是坚韧倔强,因而唱歌也十分大胆直露,特别是在追求爱情自由的时候: 生爱郎来死爱郎,唔怕家中八大王。 砍掉头颅还有颈,挖掉心肝还有肠! 生爱连来死爱连(怜),唔怕官司在眼前。 郎吃官司妹送饭,坐监如同逛花园! 在上杭山歌中,数量最多且最富艺术性的是情歌。情歌中客家女子成了光彩照人的求爱对象。 月光冇油样咁光? 井水冇风样咁凉? 老妹今年十七八, 身上冇花样咁香? 大河流水到潮州, 敢好老妹难得有, 敢好老妹连得到, 灯芯点火唔用油。 入月十五赏月华, 阿哥出饼妹出茶。 阿哥好比深山长流水, 老妹好比深山嫩细茶。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客家情歌中的青年男子似乎不是只会辗转反侧“君子”,而是既会幻想又敢作敢为、执著诚挚的后生: 饭勺唔怕滚粥汤, 鲤鱼唔怕漂大江。 吞下秤砣铁哩胆, 敢连老妹敢担当。 八月十五过中秋, 阿哥送饼老妹收。 月饼心中七个字: 千秋万古情莫丢。 ![]() 客家山歌可以近距离对诉,也可以隔山隔水远距离对唱。开始时往往试探对方姓名、年纪、住处,同时赞美对方的歌喉、才思,而回答时却极谦逊,并不以才能和歌声自许。一男一女一唱一和,很快就彼此亲近,心声共鸣了。有些男女就这样从素昧平生唱成了眷属。 这种”山歌姻缘”过去几乎乡乡都有。山歌传情极富浪漫色彩,许多美妙动人的歌也就由此而生: 深山松树好遮萌, 松树萌中好交情。 妹若有情应一句, 省得阿哥满岭寻。 这样美妙的山歌,并非山里人才能唱,连城内的家庭妇女也能唱: 东门一出石牌岗, 勺子舀水瓠勺装。 老妹门楼向在大路上, 阿哥过往入来食茶汤。 南门过渡南大岗, 同郎行路赛过轿来扛。 同郎行路赛过坐轿子, 同郎讲话賽过食參汤; 西门一出接官亭, 唔怕家中管得狠。 要锤要打涯唔怕, 要涯断情万不能。 北门一出白衣庵. 冷汗淋淋到阴间。 阎王问涯样般死, 因为连郎命交关。 这四首以“铁上杭”东南西北四大城门开头的山歌,把爱恋中的喜怒哀乐都唱遍了。“肚里山歌万万千”,“山歌唔唱唔开怀'‘, 从“山歌之乡”上杭可以看出客家儿女是怎样热爱歌唱和善于歌唱。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明珠,每颗都璀璨夺目,光彩照人。来源:棠梨子树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