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至这一天开始,要过九九八十一天才寒尽逢春。旧时客家人称为“连冬起九”或“九里天”。其间有着种种“九九消寒”的记趣。 “九里天”中“数九歌” 这是十分风趣而又写实的“数九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手因怕冷而紧缩在棉袄里了)。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栗(寒风刮在篱头像吹竹制管乐器筚栗一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睡在被窝里像在野地里一样冷)。五九四十五,赖床到日出(早晨寒冷要到太阳升起照在门前才起床)。六九五十四,苍蝇跺屋槛(感受到一点暖意的苍蝇开始飞出来活动了)。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天暖厚衣服可以披在肩上了)。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春天已露头,猫狗去找阴凉之地了)。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天气暖和农夫下田耕种)。 描画九九消寒梅花瓣图 客家人南迁定居后仍续传“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明代刘侗《帝景物略》)。即用白纸白描一枝若干朵梅花组成的八十一个花瓣,挂在墙上,从冬至起每天根据天气的寒冷程度,用笔以霜雪为淡红、寒冷为粉红、暖和为橙红、温热为曙红之色画在花瓣上。待八十一瓣梅花图涂成后,一枝梅花将出现浓淡不一、色彩斑斓的红梅,像是傲雪争春,在苦寒中来激励人们去领悟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道理:只有不畏艰辛困苦才能开创辉煌的业绩。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台湾的苗栗、新竹的客家人中延续。 用标记在圈中涂出九九消寒气象图 在一张纸上画出九九八十一个圆圈,写好日期,以冬至日始,依口诀“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霜雪当中”。在一个圆圈中记下天气的好坏。如果是阴天就在上半个圆圈涂黑,晴天就在下半个圆圈涂黑,刮风则涂左半边,下雨则涂右半边,下霜雪在当中涂一个小圆,述作其寒燠之候。这一习俗活动在梅州、福建龙岩、江西赣州的客家地区民间较为普遍。 累积无数世代的经验,从中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整个冬天都特别冷:“有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残冬。”四九时节多雨雪,“雨雪连绵四九天。”以及“冬至好天色,谷米有得积”“冬至若落雨,牛羊会冻死”“冬下霜雪大,来年好天年”等,在九九消寒气象图中,对这些谚语都有一番印证,十分有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