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不仅具有语言上的独立性,更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客家的立春习俗丰富多彩,以下介绍的就是客家常见的立春习俗。 ![]() 交春 赣南、闽西地区的客家人习惯将立春这一节气称之为“交春”。客家的“交春”不包括立春节气的三侯(五天为一侯),而特指立春日“春”到来的时刻。 交春之时,客家传统习俗需家家户户放爆竹相迎,闽西三明客家更对天礼拜,名曰“接春”。 这一天,当立春时刻到来时,赣南客家人那怕是在半夜,人们也要点燃香烛,鸣放鞭炮,以示迎春,接着便摆春酒,吃春卷,旧时还要耍春灯,相互庆贺。 ![]() 如何判断交春时刻?客家人往往将鸡蛋竖起,若松手而蛋不倒即是“春”来了。 或者将鸡蛋置于水中,交春之时一到原本横向浮在水面的鸡蛋便能慢慢竖起来。客家民间认为只有这一时刻,新的一年才真正开始。 ![]() 拜春神 客家的立春习俗,无论“拜春神”(即祭芒神)、“吃春饼”还是“送春牛”、“舞春牛”均显得非常古老而传统。 送春牛也叫报春、打春、赞春,有人在立春前几日边敲小锣竹板,边唱赞春词,挨户送春牛图。 ![]() 接 春 客家的拜春神习俗名曰“接春”。交春之时,人们便在大门上张贴“迎春接福”、“春到家兴”、“春到福临”等红纸条幅以表迎接春神。立春时节在每年公历2月3日或2月4日,也就是在客家人“老历年”的前后。立春在过年之后称作“年里春”,立春在过年之前称作“年外春”。 ![]() 报春 所谓报春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当日,让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样子,于街市、社道路上高声喧叫“春来哩”、“春到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 报春民俗的另一层用意在于,提醒人们春天到了,一年的农事活动又要开始了。 整理:你好客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