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湖寮龙岗河头村耀如公祠罗氏裔孙兰桂腾芳,抗日名将罗卓英、罗为雄先祖皆出于此,公祠有一横屋曰“梅室”(如图), 近日年逾八旬的层楼叔披露“梅室”二字为宋美龄手书,令人惊奇不已。 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28年10月,创办由中山陵设计师昌彦直设计校舍的国民革命遗族学校,宋庆龄任校长,宋美龄任常务校董兼英语教师,此校供辛亥革命以来至北伐战争阵亡将士遗孤亲属就读,校址在现南京手表厂和前线歌舞团范围,课程从小学至高中,抗战爆发后停办。 1930年5月,河头村的黄埔二期毕业生,国民革命军第11师32旅66团中校团副兼第二营营长罗凤楼在“中原大战”中阵亡于河南杞县,后来国民政府给其父母发放了抚恤金,1932年又批准其弟镝楼和其子总鑫就读国民革命遗族学校。镝楼生于1917年2月,兄弟六人排行第二,叔侄本聪慧,胸怀报国之志,勤奋力学,尤以镝楼出类拔萃,英语、数学、国文诸科屡拔头筹。镝楼是罗卓英将军的族叔,卓英电告保定军校同窗好友陈成关照。陈将镝楼引荐给宋美龄,从此宋对优等生镝楼关爱有加。镝楼受宠若惊,更加勤奋成为学生标杆,是宋美龄的得意门生。 镝楼和总鑫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叔侄均考上中央军校,镝楼是第17期炮科,总鑫是警科。镝楼军校毕业后任第31军独立榴弹炮连连长,抗战中出生入死多有贡献,后任中校编译官。1948年他迁居台北从事教育,对宋美龄更加尊崇,常登门拜访,并不负恩师之望,成为著名学者。1998年5月回大陆,在其外甥萧儒陪同下到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讲学。 宋美龄迁居美国后,镝楼常电话或书信联络,海天遥遥难阻师生情义。1987年宋美龄从美国回台北过90岁生日,镝楼等近百名校友为恩师祝寿,同时约定每年3月5日为宋祝寿。最隆重的是1997年,恩师百岁寿辰,镝楼与散居世界各地学友组成祝寿团,合影时老寿星特地叫镝楼站其身边。祝寿中有一活动特别有趣,宋美龄端坐小汽车中,数十名学生抬车行进,师生尽欢。最有意义祝寿是1989年3月5日,宋老师92岁生日,镝楼圆了多年心愿。因崇尚梅花和为纪念早逝的父亲,欲把家乡一横屋命名“梅室”,将此情奉告宋美龄,她大加赞赏。镝楼请赐墨宝,宋欣然用钢笔书写了“梅室”两字。1990年5月修缮耀如公祠时,他将宋老师的题字从台北寄回家,珍稀墨宝“梅室”堂而皇之出现在河头村,镝楼又配以“梅凌霜雪春犹傲,室有诗书品自高。”之门联,珠联璧合,熠熠生辉。 由于各种原因,镝楼从未回过家乡大埔,只在1995年中秋约家人在广州相会,2007年3月在台北逝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