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形式多样,是轻快活泼的口头文学,这里略谈它所采用修辞格的基本形式。
1、“顶针”修辞是“头驳尾”,即下一首开头与前一首末句相同连接。顶针又分全句顶针及半句顶针。
①全句顶针。如前一首末句:“永久记得你人情!”下一首开句是:“永远记得你人情,……”
②半句顶针。前一首末句:“阿公如今话你知。”下一首开句:“话你知来话你知”或“话你知,思前想后爱防提(即‘要提防’之意)……”
2、比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如:“过了一山又一山,抬头看见火烧山;火烧竹子心唔(即“不”)死,唔讨(即“娶”)贤妹心唔甘。”
3、比喻:“乌乌赤赤公式唔嫌,白白嫩嫩公式唔贪,阿妹好比当梨样,乌乌赤赤还较甜。”
4、拟人:把人当物、把物当人、把此物当作那物述唱。如:“只怪月亮管闲事,睁大眼睛偷看人。”
5、借代:如:“客家儿女不会差,山歌绑粥吞得下。男的会打‘朱家教’,女的还晓织笠嫲。”“山歌绑粥”,借代艰苦生活也能挺得住。男的会打“朱家教”(《朱子家训》典故),借代男人会划算、会管教理家。以“女的还晓织笠嫲”,借代客家妇女心灵手巧,会农活工艺。
6、双关:“阿哥榄上妹榄下”,此用谐音双关,表意是阿哥在橄榄树上,阿妹在橄榄树下;暗意是“榄”通“揽”,即阿哥拥抱阿妹揽其上身,阿妹拥抱在下面的意思。
7、夸张:“想起以前伤心事,目汁流上又流下”,这夸大眼泪之多。
8、对比:例如《妹子年年回娘家》,叙述了妹子“过去、前年、去年、今年”回娘家时不同表现,表现了客家妹子生活的改变提高。
9、排比:例如,“牛角唔尖唔出村,姑娘唔靓唔着裙,歌声唔靓唔打擂,敢来挑战技艺春!”通过连续几个排比句的比兴比喻,表达了艺高人胆大的情怀。
10、多种修辞手法联用。 《三人对歌》:父:“一朵好花在门中,朝朝洗脸朝朝红。再过二年无结籽,莫来艳坏我门中。”媳:“好好良田任郎耕,牛子小小拖不赢;犁头不入三寸土,叫我禾苗样般生?”儿:“耙了一过又一过,真真耙了有咁多。三耙二刮莳落去,禾苗不生又奈何?”
用一朵好花比喻外表漂亮的儿媳;以花无结籽,比喻媳不怀孕生子,又兼用了双关。后两首亦类似。修辞上的比喻、双关,有讥讽意义的,文学手法中,又常被称为“含沙射影”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