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戏的表演程式 花朝戏表演程式源于劳动生产,从生活中提炼出上山、下坡、涉水、过桥、碾米、推磨、纺棉、织麻、采花、摘果、挑担、洗衣等一整套优美轻快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程式。其表演手法以及台步、身段都区别于其他剧种。如比较固定的砻心脚、丁点步、穿心手、扇花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动作纯朴、粗犷。
花朝戏的艺术特色 花朝戏的基本结构属于曲牌体,是用紫金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间小戏剧种。花朝戏唱腔曲牌有100多种,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间小调构成。唱词以七言四句一阙居多,全部由演员用本嗓演唱。演唱特点是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唱念结合、灵活自由。道白口语化,常将快板穿插其中。花朝戏的角色分生、旦、丑3个行当。
花朝戏的文化贡献 花朝戏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宣扬的是惩恶扬善、忠贞爱国、向往婚姻自由等主题。尤其是客家人所崇尚的儒家思想、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等人文精神,在花朝戏中得到了充分展示。花朝戏无论从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研究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花朝戏的发展 近年来,紫金县采取各项措施,对花朝戏进行保护和传承。在音乐唱腔方面,一改过去“豆腐块”状况,在“曲调联缀”方面进行了革新尝试,同时又辅以板式变化。表演方面,在发展传统表演手法的基础上吸收了采茶戏的“马步”、“碎步”、“采茶”、“圆手”、“扇花”等动作,使花朝戏的表演艺术更为丰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