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形式多样,是轻快活泼的口头文学,这里略谈它所采用修辞格的基本形式。
3、比喻:“乌乌赤赤公式唔嫌,白白嫩嫩公式唔贪,阿妹好比当梨样,乌乌赤赤还较甜。” 4、拟人:把人当物、把物当人、把此物当作那物述唱。如:“只怪月亮管闲事,睁大眼睛偷看人。” 5、借代:如:“客家儿女不会差,山歌绑粥吞得下。男的会打‘朱家教’,女的还晓织笠嫲。”“山歌绑粥”,借代艰苦生活也能挺得住。男的会打“朱家教”(《朱子家训》典故),借代男人会划算、会管教理家。以“女的还晓织笠嫲”,借代客家妇女心灵手巧,会农活工艺。 6、双关:“阿哥榄上妹榄下”,此用谐音双关,表意是阿哥在橄榄树上,阿妹在橄榄树下;暗意是“榄”通“揽”,即阿哥拥抱阿妹揽其上身,阿妹拥抱在下面的意思。 7、夸张:“想起以前伤心事,目汁流上又流下”,这夸大眼泪之多。 8、对比:例如《妹子年年回娘家》,叙述了妹子“过去、前年、去年、今年”回娘家时不同表现,表现了客家妹子生活的改变提高。 10、多种修辞手法联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