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汉朝时期,龙川佗城有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名叫赵阿妹,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很会唱客家山歌,能出口成歌,远近闻名,当地的老百姓都称她为“山歌妹”。逢年过节,她都喜欢同别人一起来山歌。有一天,有一位自认为很有歌才的男子,搭船来找这位山歌妹对歌,看到东江河边洗衣服的赵阿妹,唱道: “涯介山歌比你多①,船上载来五六箩,拿来一箩够你对,对来对去你冇歌。”赵阿妹回唱: “河唇洗衫赵阿妹②, 借问阿哥哪里来?自古山歌随口出,哪有山歌船载?”只斗了几个回合,这位男子见势不妙,恐怕对不过赵阿妹,便搭船离去,再也不敢跟山歌妹斗下去了。 秦朝灭亡之后,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当时广州番禺一带政局还不是很稳定,佗从龙川选派一批将士派往番禺一带协助平乱。在“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关键时期,赵阿妹的新婚丈夫毅然参军, 从佗城南门码头乘船前去平乱。在那烽火连天岁月,平乱就面临着牺牲, 对于赵阿妹这对新婚的恩爱夫妻来说,送别之情是何等的难分难舍,催人泪下,其悲壮场面,有客家山歌为证: 《五更叹》: “佗城更鼓打五更,听到鼓声心就惊。闰年闰月都闰,样般有人闰五更。”《送情郎》:莫学南流水,流出城外不回头。”、郎送到渡船头,脚踏船头浮对浮;哪有利刀能割水,哪有利刀能割愁。“自从丈夫从军以后,山歌妹就天天坚持到佗城南门码头唱客家山歌,以此来表达她盼郎早日归来的思念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夫却依然不归,山歌妹盼郎归的山歌也一日不停,且越唱越悲,唱崩了佗城南门的城墙。山歌妹的痴情、忠贞之举,深深感动了东江河的河神,欲认她为干女儿。同时,山歌妹的故事也深深地感动了天上的嫦女娥(嫦娥也非常寂寞,同命相怜),嫦娥便抢先一步,奏请玉帝同意,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将山歌妹带到天上并结为姐,从此之后, 山歌妹成为“山歌仙”。这就是山歌欠妹成仙的传说,有客家山歌印: “涯介虚玄又过玄,唱首山歌就上天。嫦娥同涯结姐妹,吴刚端茶笑连连。” 人人喊你山歌妹,你把山歌当饭菜; 日唱夜唱盼天转,夫不归来你唔睡。 人人喊你山歌仙,你有山歌千万千; 嫦娥同你结姐妹,八月十五就上天。 人人喊你山歌婆,日日夜夜陪嫦娥; 人间世事唔过问,,一心还想唱山歌。 注:①涯即我,属客家方言。 ②河唇即河岸边,属客家方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