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载甘心奉献,倾其毕生于直升机事业。 70年代,世界首例直升机飞上世界屋脊,他是该项课题的领军人物。 80年代,国产直升机的研制发展冲破西方“制裁”,他是军方技术的代表人物。 90年代,实现国产化的直升机在香港回归之际成功进驻,他参与了该机研制开发到设计定型的全过程。 他就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直升机专家——温清澄。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朋友,我国直升机事业起步较晚,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根据前苏联的米-4直升机图纸生产出直五直升机开始,半个世纪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模仿制造到自主研发,多少中华儿女为它奋斗不息。最近,我专门采访了新中国培养的我国、我军第一代著名直升机专家、客家人温清澄将军。在《客家天地》节目里,请听系列录音报道,题目是《搏击长空,志在蓝天---访我国第一代著名直升机专家温清澄》,我将分三次介绍温清澄将军,看看他是如何为中国的直升机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一生的,今天播出第一部分,题目是:青少年时期的蓝天梦想。 温清澄现在是空军第一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兼任总参谋部陆航部装备发展办公室总工程师,南京和北京两所航空航天大学的兼职教授。他长期从事直升机研究与发展工作,对多种国产新型直升机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军直升机高原使用研究的开拓者。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共23项,著有《直升机高原使用及维护》、《现代直升机应用及发展》等论文、专著数十篇。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批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晋升为军级文职干部(技术将军)。 温清澄1940年出生在广东省梅县松口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仅靠父母那点微薄的收入度日。他说, “一家十四五口人,生活是非常地困难,我们兄弟姐妹很多,还有姑姑叔叔,四世同堂,我从小就是吃红薯、喝稀粥长大的。上高中的时候还没有穿过鞋,夏天热,冬天冷……吃不饱,穿不暖很困难的日子,但是我们有信念,要改变这种困难的生活。” 温清澄的父母早年就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年幼的温清澄也不得不跟随父母辗转各地四处求学。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温清澄更意识到只有发愤图强才能改变现状。 “几十年都可以说是拼搏奋斗。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的名言嘛,‘人生能有几回搏’,我接了个下句‘今朝不搏待何时’啊!一生都是在拼搏奋斗,使得我在一生中都没有偷懒。走向成功之路很重要的是一个从小打下和养成的这种信念。” 苦难的童年是他一生的财富。尽管辗转在5所小学就读,但他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957 年高考,打赤脚上考场的温清澄以优异成绩被西安航空学院录取了,通知书上写着“献给未来的航空工程师”。“考上了”!温清澄欣喜不已,自己从小立下的制造飞机、献身航空的志愿,将要实现了。 那时候,西安航空学院新成立一个直升机设计专业。有一天,来了一个高年级的学长来看望新生,温清澄就连忙向他了解直升机专业的情况。这位学长说,直升机专业非常有前途,不需要跑道,不需要机场,随处都可以起飞和降落,特别灵活机动,这个发展方向很有作为。学长短短的一席话,引起了温清澄极大的兴趣。他赶忙去申报直升机专业。 “报名的人很多,这个专业录取了30个人,我就成为第一届学习直升机专业的成员。也可以说我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直升机设计研制方面的人才。不知(他姓)名的同学的一席话想不到影响了我一生,影响了我一生的事业!” 由于是新成立的直升机设计专业,就连老师也一边学习一边授课,强烈的求知欲使得温清澄加倍的努力。 1959-1961 年,是中国的三年困难时期。许多同学因为缺乏营养,身体浮肿,显得都病病怏怏的。由于童年的苦难经历,温清澄的身体还算可以,他每天坚持锻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因为考大学时候的成绩在班上成绩最高,所以叫我当学习委员;到高年级的时候又叫我当班长。所以,我5年几十门功课都是优秀的成绩,包括毕业设计也是优秀。而且每年都评为三好学生。” 在温清澄的记忆里,那几年的生活确实很困难,口袋里经常一分钱都没有,政府每月发的13元5 角助学金就是伙食费。为解决学杂费,温清澄就想办法利用寒暑假“打工”。暑期他就到学校的建筑工地当小工,寒假他就到学校印刷厂当小工刻蜡板印教材。 “就是这样来增加一点自己的学习费用,因为自己的家庭很困难,吃饭就靠助学金,零用钱就靠勤工俭学自己挣点钱。” 温清澄就这样 “挨”过了一个又一个假期,大学五年他只回过一次家。他回忆说: “一直到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才回家乡看一看。离乡4年没有回去,家乡还有父母、兄弟、亲戚一大家人,很想回去看看他们。那时候正是困难时期,非常困难,学校补助了20块,父母寄来了20 块,靠这些回到家乡去。” 大学5年,温清澄以优异成绩毕业了。毕业时,学校领导特意问温清澄想到什么地方去,他毫不犹豫的说: “我想到部队一个科研单位搞直升机方面的研究工作。所以学校向部队推荐,结果空军机关的接收人员看到我的情况很高兴,就接收下来,分配到空军第一研究所工作。一直到现在,经过了47年!” 好,听众朋友,刚才向你讲述了温清澄将军刻苦学习实现蓝天梦想的事。录音报道《搏击长空,志在蓝天——访我国第一代著名直升机专家温清澄》第一部分就到这结束。下期节目,我继续为您讲述温清澄将军在直升机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故事。欢迎到时收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